第三章 战斗民族

仕之奇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花粉文学 www.hfwx.net,最快更新话三国之纵横最新章节!

    刘备心想,自己前世虽然没学过骑马,但也不至于摔得如此之惨吧。

    刘备正感叹着,这时突然有一瞬回忆闪进了刘备的脑中。

    原来之前的刘备与一员黄巾将领展开了恶斗,在砍死对方的同时,自己也身受数伤。

    尤其是肩头一处,为长枪所中。虽未伤至肩胛骨,但皮肉已损,血液涕流。

    当下刘备策马扬鞭,用力过大,以致伤口撕裂。痛叫一声,方才坠下马来。

    唉,前身的旧伤还得我来受。

    关张二人见大哥坠马,急忙勒住坐骑,下来探看。

    关羽走至刘备身前,揭开衣袍,只见伤口已经微微发脓。

    古代的医疗水平很差,这要是感染了,很容易死人的。于是关羽赶忙从行囊中寻了些草药,为刘备止住了血。

    草药没什么,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刘备感到奇异。

    只见关羽将手抚于伤口之上,手指间隐隐散发着青绿色的光芒,似乎正在往自己的肩部输送着某种能量。

    能量输送完毕后,刘备顿时感觉有一缕清澈渗入全身。那种滋味,仿若一盏冰水在体内流动。

    半晌过后,刘备动了动身子,霎时觉得一点疼痛也感觉不到了,整个人就如同脱筋换骨一般。

    虽说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但基本上已无大碍。

    “兄长切莫再动筋骨,前路的宵小就由云长与三弟来解决。待到了北平,兄长只需再静养少许,伤势便可痊愈。”

    关羽帮刘备医疗完毕,青色的光芒也逐渐从指间消失。

    “无碍。我现在感觉好多了,杀敌匡汉,怎能只劳烦二位贤弟,自然要算我一份。”

    张飞憨然一笑,道:“大哥就是大哥,区区小伤算什么!现在就快马加鞭,到北平参军,抓紧屠了张角那厮,不然心里也着实不痛快。”

    关羽凤眼舒然,道:“既然如此,便是天意。大哥,三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匡扶汉室,此生无憾!”

    刘备虽知三国终归晋,但还是为关羽和张飞的情义所打动,眼角不禁微微泛泪。

    刘备心想,无论如何,一定要带弟兄们成就一番丕业,不能再让荆州沦陷、夷陵惨败的悲剧重演。

    关羽说罢,三人架起肩来,开怀大笑。

    冬季朔北吹来的寒风,冻结的日光使三人的兵器在天际下灿然生辉,格外明亮。

    ……

    北平城距此不远,一行人走了一天有余,到次日夕阳稍黯时,“北平”二字的雕刻便从古老的城门上映入眼帘了。

    “北平”二字是篆体,雕的古香古色。得亏刘备学过古文字,尚可识得。

    但令刘备疑惑的是,西晋时才改右北平郡为北平郡,为什么这里直接就叫北平了呢?

    看来这个时空的三国,和自己熟知的,还是不同啊。

    刘备想着,继续往城中走去。

    塞北一带寒冷的天气,似乎空中随时都会下雪。

    两排面无表情的兵卒护在城门两侧,铁戈高举,纹丝不移。

    到了城内,四处都安排着或大或小的兵营,上百匹白马在厩里伏首饮水。

    放在一旁的兵器都被摩擦得发亮,巡逻的护卫满脸的警惕与忧心。似乎到处都是贼一样。

    刘备感到有些奇怪,他走了一路,却连半个粗朴的普通老百姓都没见到。这是怎么,戒严了吗?

    刘备走向一个面无表情的士兵,询问道:“我们初来到此,不了解这里的情况。麻烦问您一下,为什么这里一个过路的百姓都没有啊?”

    士兵不仅面无表情,说话也十分生冷:“乌桓在北,黄巾在外,北平战事迭起,现已高度戒严!青壮者一律当兵,妇孺老幼,迁于内城!”

    好嘛,原来是这样。乌桓与黄巾贼两股势力的袭击,已使北平城陷入了高度戒备、全民参战的状态了。

    青壮年基本都当兵了,只有老弱妇孺居住在内城里,以免受侵扰。

    刘备听罢,暗暗叹了口气,或许这就是乱世吧。

    刘备和关羽、张飞别过士兵,安顿完了马匹,便往点兵台走去。

    只见一群人排成长队,拥攒在点兵台,正等待着报名参军。

    这时又有一瞬记忆飞入了刘备脑中。先前的刘备其实已经投靠过了刘焉,但刘焉早有先见,知道汉室将衰,便自请外任,移到偏远的蜀地去了。现在幽州一带,便由公孙瓒接管。

    正史里中平五年,刘焉才向汉灵帝申请州牧制度,而且是先请任的交州牧。而这里似乎很多事情都提前了。

    幽州由公孙瓒接管后,一直施行的是军政一体的政策。

    公孙瓒为人嗜战,举止颇有些“战斗民族”的意味,没事就和乌桓、鲜卑、黄巾玩玩军事游戏。一天不打仗就不舒服,一天不出征就浑身难受。

    于是乎,打仗这种事情,被公孙瓒弄得和日本地震一样频繁,导致民众们也基本麻痹,乃至于陷入了战争狂热的状态。

    刘备甚至在点兵队伍里看见了不少九十岁的老汉和八岁的小儿,正大声嚷嚷着要参军……

    幸好军队的编制不算糊涂,这些不合格的人均被淘汰,被强制性的移到了内城里。

    前面的人逐渐散去。成功参军的青壮年们兴高采烈。而那些因老弱病残而不合格的人则开始自我抱怨,叹息不能为幽州献一份力。

    看来在这个地方,当兵抗敌,的确是件无上光荣的事情。

    终于到了刘关张三人了。刘备往前看去,只见那个审查报名者的人,头戴斗笠、作侠客装扮。一点也不像官员,反而有些像隐士。

    当刘备与这人的目光相对接时,脑袋里突然闪过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

    徐庶!

    徐庶摊开了点兵册,竹简上写满了如筋的小隶。斗笠下那双眼神秀俊间又藏匿着英武,缓缓抬升着,只见一副面似白玉的脸庞映在了徐庶的面前。

    徐庶文雅地笑了笑,道:“阁下相貌不凡,何处人士?”

    “在下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刘备刘玄德。这是我二弟关羽字云长,这是我三弟张飞字翼德。我三人听说公孙大人威震塞北,有救国之心,故特来投靠参军。”

    刘备与之前的记忆相融得很快,这套词读起来顺快无比。

    “刘备……”徐庶的脸上闪过一丝惊奇。

    “原来是汉室宗亲,徐元直幸得一见!”

    是徐庶没错了,他此刻正对着自己抱拳作揖。

    但令刘备感到疑惑的是,徐庶是颖川人,他怎么可能会投入到公孙瓒帐下?

    而且徐庶大致出生于汉灵帝年间,约莫要小刘备10岁。但这个徐庶看起来却比自己还要大。

    如果是这样的话,诸葛亮也很有可能提前出现了,但他和徐庶是否已经相识,尚且未知。

    历史被改得不轻,或者说,这根本就是另外一套历史。

    刘备又与徐庶略微说了几句,便记下了名号。借着汉室宗亲的缘故,三人被特许编入了中坚军。刘备还被封为了伍长。

    徐庶在目送刘关张三人往营帐远去后,便将审兵的事情托付给了长史关靖。随后自往一旁的军师帐走去。

    他的衣衫随着矫捷的步伐迎风掠动,腰间长剑的剑鞘隐隐散发着赤色的光芒,随身的竹简则给他增添着一分文雅。

    冥冥中,一切都在告诉着他,他的决定没有错。

    徐庶只身来到军师帐内。幽州里的文臣不多,但并不重武轻文,相反,军师、谋士都有着很高的地位。这足足宽有百尺的大帐内,一切所需之物应有尽有。

    残阳从帘幕外携来一丝清冷,吹袭向帐中的炉火。焚烧的煤炭变得耀眼而透明,红光慢慢地点亮了徐庶的瞳孔。这番寒中带暖的景象,不禁勾起了徐庶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