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武后临政

尧天舜日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花粉文学 www.hfwx.net,最快更新唐朝那些事最新章节!

    唐中宗是高宗李治和武皇后生的第三个儿子,原名李哲,后改名李显。

    李贤被废后,李显立为太子。李治驾崩,去世前留的遗诏里说:

    “令太子继位,遇军政大事,应让武皇后参与决定。”

    李显柔弱,平常就对厉害的母亲武皇后言听计从。

    他即位后尊立武皇后为皇太后,一切政事,都归武太后裁决。

    武太后临朝理政,封授:

    韩王李元嘉为太尉。

    霍王李元轨为司徒。

    舒王李元名为司空。

    滕王李元婴为开府仪同三司。

    鲁王李灵夔为太子太师。

    五人都是唐高祖李渊和众多嫔妃们生的儿子,他们都是李世民的同父异母弟弟。

    同时封授:

    越王李贞为太子太傅。

    纪王李慎为太子太保。

    他俩是李世民和嫔妃生的儿子。

    众王同时受封为朝廷重臣,无非因为名高望重,武太后有暗加笼络的意思。

    武太后又晋升:

    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

    岑长倩为兵部尚书。

    魏玄同为黄门侍郎。

    裴炎为中书令。

    刘景先为侍中。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

    中宗元年正月初一,为嗣圣元年之始。

    过了初一,册封太子妃韦氏为皇后。升任韦皇后的老爹韦玄贞为豫州刺史。

    中宗李哲平时钟爱韦皇后,他也想在朝中提升韦氏外戚力量,帮助他掌控朝政。这时想任命韦皇后老爹韦玄贞为侍中。

    中书令裴炎劝阻说:

    “韦玄贞没有为国家立下什么功劳,不适合随便让他官居高位。”

    中宗李显不听他的,裴炎就再三劝阻。惹得李显怒从心起,他厉声呵斥裴炎:

    “我就是把这大唐天下送给韦玄贞,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何况区区一个侍中官职?

    你管不着!”

    裴炎不禁惶恐害怕,把李显说的话转告给了武太后。

    武太听了火冒三丈,说:

    “新皇帝心智不成熟!没有治理天下的器量!”

    武皇后于是决定废黜李显。

    先前西蜀人袁天纲(又叫袁天罡),曾经担任并州令。

    袁天纲向来精通相面预测术,唐初李世民秦王府的功臣,大都找袁天纲相过面,他的预言没有不应验的。

    武士彟听说他善于相面,也邀请他到家中,让他把家里人都看一遍。

    袁天纲见了武氏的母亲杨氏,说:

    “夫人应当生了个命相特别尊贵的孩子。”

    袁天纲看了武士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说道:

    “他俩将来做官做到三品,但不是终身显贵。”

    接下来袁天纲看了看武氏的姐姐武顺儿,叹息一声说:

    “您这个女儿也是富贵之相,可惜不利她的丈夫。”

    这时武后尚且年幼,保姆抱着她进入正堂,保姆欺骗袁天纲说:

    “你看看这个孩子吧,他是个男孩。”

    袁天纲专注地盯着她仔细看,不禁惊异地说:

    “这真是个男孩么?如果是个女的,前程不可限量。”

    武士彟笑着说:

    “如果是女孩,她将来是个什么结果?”

    袁天纲说:

    “她是龙瞳凤颈,将来极为富贵。”

    武士彟说:“最富贵想必是能当皇后了。”

    袁天纲说:

    “贵为皇后,还是意料之中的事。我看来还不只是这样。”

    武士彟说:

    “再高怎么高啊,莫非做女皇帝不成?”

    袁天纲说:

    “女子有这样的面相,当然要当女皇帝。”

    武士彟半信半疑。到武后长大起来,哥哥姐妹跟武后开玩笑,笑着喊她“女皇帝”。

    他们喊:

    “女皇帝!吃饭了!”

    “女皇帝,我们上街上玩耍去了!你去不去?”

    喊完忍不住笑,还是小女孩的武后也觉得挺好笑。

    武后识字后, 遍看历史书籍,知道历朝历代从没有女皇帝出现,所以袁天纲的话,她也不信,也当做笑谈。

    谁也没想到时来运凑,武氏入宫,由才人升为昭仪,由昭仪升为皇后,由皇后升为皇太后。

    她步步春风,事事如意,于是得陇望蜀,也想实验袁天纲当年说的话。

    这时中宗李显枉法,裴炎进言,武太后想趁此机会废立皇帝,自做天子。

    武太后当下和裴炎商定计谋,密召中书侍郎刘祎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勋等人,领兵入宫。

    二月五日,召集朝廷百官于乾元殿,武太后赫然临朝。

    唐中宗李显也跟着武皇后来进入乾元殿。

    李显刚想在皇帝座住位上入坐,忽然裴炎宣读太后令,李显急忙跪听。

    裴炎读道:

    “太后令:

    太子李显器量不足,意气妄为,不利国家。

    即废去帝位,改任庐陵王。”

    武太后说:

    “程将军,扶庐陵王下殿吧。”

    中宗李显愕然,质问武太后说:

    “母后,我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废我?”

    武太后严厉地训斥道:

    “你打算把大唐天下送给韦玄贞,你把社稷苍生当做物件想送给谁就送给谁!

    你视国家大政如同小儿嘻戏!

    你怎能沉稳当政?

    你怎么还说没有罪?”

    中宗李显无话可说,由程务挺等人牵押着,囚禁在皇宫一个角落的屋子里。

    武太后又问群臣:

    “嗣王失德 ,已经废立。此后皇帝位应该属于哪个人?”

    裴炎应声说道:

    “应立豫王。”

    大家都说:

    “我们赞成。完全赞成!”

    豫王是武太后的第四个儿子李旦。他本名李旭轮,曾封殷王,又封豫王。后来改名李轮,又改名李旦。

    高宗李治有八个儿子:

    大儿李忠已死,刘氏能生。

    二儿子李孝,郑氏所生,早年病死。

    三儿李上金,杨氏所生。

    四儿子李素节,萧淑妃所生。已被贬谪。

    李弘、李贤、李显、李旦是武太后所生。

    李弘被毒死,李贤被废 ,李显又被废,只剩李旦。

    群臣当然拥戴李旦,从武皇后生的儿子里面选,别再没得选。

    只是武皇后想自己做皇帝,裴炎等人众口一词,武太后又不便说明。

    第二天,立李旦为皇帝,改年号为文明元年。

    李旦豫王妃刘氏为皇后,儿子李成器为太子。

    废中宗李显的儿子李重照为庶人。

    李显岳父韦玄贞免去官职,流放至钦州服刑。

    武太后临朝理政。

    让皇帝李旦居住在侧边上的宫殿,不得参与朝政。

    这时长安没有行政主官,武太后命刘仁轨为长安留守。

    刘仁轨以自己衰老不能胜任推辞,并且上奏章给武太皇后说了汉朝刘邦妻子吕皇后篡权的事,劝武太后不要称帝。

    武太后看了刘仁轨的劝谏书没有生气,安排侄子武承嗣去看望他。

    武太子亲手写了一封信,回复刘仁轨说:

    “新皇帝正在为先帝守丧,没法张口说话,暂时由我代替他发布一些政令。

    这次烦劳您从遥远的长安写信劝谏我,您又说年老多病要辞职。

    您言辞之间多有指责抱怨,使我忧虑不安。你的这些话使我睡不好觉,也无心吃饭。

    您又说“吕皇后被后代耻笑,她的侄子吕禄、吕产给汉朝带来灾难”,比喻实在深刻 ,让我又欣慰有惭愧。

    您忠贞为国的操守,始终不变,劲直的气节,古今罕见。

    我觉得您好比汉朝的名臣萧何。

    您居宰相之位,是朝中百官楷模。

    您是先朝旧臣,朝野瞩目。希望您以国事为怀,不要以年老为理由请求退休。”

    不久,朝廷封刘仁轨为乐城郡公。

    刘仁轨遵从新令,改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685年正月二十二月,刘仁轨逝世。享年八十四岁。

    武太后为表示悲伤,辍朝三日。命在西京长安官员去他家中祭奠,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赐刘仁轨陪葬乾陵。

    武太后担心废太子李贤出居巴州,或许有谋变情绪,密嘱将军邱神绩,让他骑快马驰赴巴州,逼令李贤自杀。

    事后武太后又装模作样训斥邱神绩:

    “你太残忍,谁让你逼杀我的儿子的?”

    下诏贬他为叠州刺史。

    武太后亲自到显福门举哀,追赠李贤雍王旧爵。又召回邱神绩任命为金吾将军。

    这时宫廷里才知道武太后杀李贤的事。

    李贤即死,武太后又猜忌李显,令他出居房州、又迁到均州。

    朝廷进升武太后哥哥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省三品。

    武承嗣诺请求尊崇祖中,设立武氏宗庙。

    裴炎劝谏说:

    “太后母仪天下,当显示大公无私,不应厚待亲属。

    汉朝吕氏封官吕禄、吕产,所以致败。太后难道没有听说么?”

    武太后发怒说:

    “吕氏滥封娘家人,所以灭亡。我是尊崇去世的祖辈亲人,有何妨碍?”

    裴炎说:

    “凡事当防微杜渐,不应该开了坏头,还望太后明察!”

    武太后始终不听,并且憎恨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