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梅妃江采萍

尧天舜日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花粉文学 www.hfwx.net,最快更新唐朝那些事最新章节!

    李隆基自从派人送回张果,他就迷信了鬼神。

    他对人说:“朕梦见玄元皇帝(老子爷)了。”

    梦境中,玄元皇帝对李隆基说:

    “我的画像在长安城西南一百多里的地方放着呢。”

    李隆基派使者去寻找,到周至楼观的山间,果然找到了老子画像,派人“请”到兴庆宫供奉起来。

    随后参军田同秀对李隆基说:

    “玄元皇帝托梦给我,他曾在尹喜老宅,放置了灵符。”

    李隆基又派人去寻找灵符。

    尹喜是周朝人,曾为函谷关令,老子爷骑着青牛过函谷关,当时究竟留没留灵符,谁也不知道。

    两千年前留下的符篆即便有,也早该坏了。这肯定是田同秀造假,可是皇帝听了就真信,没办法。

    使者找到了灵符,拿回到长安。李林甫等众臣大赞灵符象征祥瑞。

    得了灵符算是天赐宝贝,简称天宝。李隆基下诏改年号,从开元三十年改为天宝元年。

    李隆基接受群臣拥立尊号“开元天宝圣神文武皇帝”,修建玄元皇帝新庙(老子爷庙),他作为老李家实在查不清多少代的孝子贤孙亲自祭祀老子祖始爷。

    因为皇族姓李,老子他也姓李,李家皇族已多次和老子扯上关系,哪怕他在两千年前也不嫌远。

    李隆基又祭太庙、祭天地,大赦天下,给文武百官提升官阶。

    朝廷改官名,改叫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左右丞相改叫仆射,州改称郡,刺史改称太守。

    长安令韦坚,为人精明,是太子李亨王妃韦氏的娘家哥哥。

    他和监察济史杨慎矜,户部员外郎王供,善于治理征收田租赋税各地隐瞒少交的作弊现象,被称为“理财好手”。

    李隆基任韦坚为陕郡太守,兼江淮水陆转运使。

    当时从富得流油的江淮地区往长安调运粮食丝绸,是从大运河往北运到陕西华阴永丰仓,再由渭河船运或者用马车运输队搬运到长安。一直被困扰的是:

    渭河水浅难行船,

    马车陆路运送难。

    为彻底解决运输难,韦坚调集民工,凿通运河和浐河,掘地成人工河。挖了老百姓家的坟墓也不管不顾,小家小户得给大工程让路。

    人工河引水到长安皇宫东南的望春楼下,汇聚河水成深水湖。

    从此江淮到长安 ,水道直通。江南各地运输货物的木船,能直接行驶到望春楼下的深水湖里。

    李隆基兴致勃勃登上望春楼,俯视从江南来的运输船。只见湖水里桅杆如林,船只首尾相连,连绵几里路。

    各船都悬挂白色船帆,船帆上写了巨大的字,表明它们属于哪个州郡。

    领头的大船,船头坐着陕郡尉崔成甫,他用红布包着额头,身披彩色锦缎,领着从百姓中挑选的一百名美丽女子。

    女子们身穿色彩和样式整齐划一的华丽服装,跟着崔成甫放声歌唱。

    崔成甫和她们齐声唱道:

    船离弘宝野,

    弘农得宝乐。

    潭水船车闹,

    扬州铜器多。

    三郎支耳朵,

    听唱得宝歌。

    李隆基使劲儿支愣起耳朵,也听不出人家唱的啥。只觉得娇喉婉转,悦耳动听。

    李隆基听啊,看啊,既享耳福,又饱眼福。

    眼前这景象热闹异常,李隆基不由得心花怒放,激越欢畅。

    这时韦坚上楼拜见,奉献许多珍贵宝物,个个光彩夺目,件件精致好看。

    李隆基留下韦坚侍宴,并召群臣齐聚望春楼,吃菜喝酒,畅饮撒欢到夜半。

    第二天,李隆基加封韦坚为散骑常侍,给望春楼下人工湖起名叫“广运潭”。

    这时突厥发生内乱,朔方节度使趁他们自己人窝里斗,一举攻克了突厥,剿灭了突厥小朝廷。

    运河修到广运潭,突厥平民归附唐朝,真是喜上加喜,满朝欢庆。

    兴庆行宫花萼楼,本是李隆基和兄弟们聚会的地方。

    到开元三年,李隆基的哥哥弟弟相继去世。

    李隆基大哥李宪(李成器)六十来岁就死了。

    他活着的时候,李隆基格外厚待他。每逢李宪生日,李隆基必定去他家,捧着酒杯给他祝寿。

    李隆基晚上住在哥哥家里,和他哥李宪躺在一个床上,两人拉话话聊天天。

    家事国事天下事,聊得事事入心。知心话儿说不完,一直说到五更天。

    平常日子,李隆基得了天下人进献来敬奉他的珍贵美味食物, 他必定记着分出一份给他哥送去。

    到天宝前一年,李宪突然头一歪就死在了家里。

    李隆基得知他大哥去世噩耗,忍不住放声哭嚎,下令全国停止娱乐歌舞,他也暂停上朝三天。

    他随后对群臣说:

    “我的哥哥礼让的品德世所罕见,除了给他特别的谥号,没法褒扬赞美他的品格。”

    这是说他哥虽是长子,一辈子从没有冒出同三弟李隆基争皇位的心思。

    李隆基下令赠他谥号为“让皇帝”。

    封授李宪长子李助己为汝阳王,不允许他推辞不接受。

    李隆基的大嫂元氏已经去世,这次也追谥为“恭皇后”。

    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是吃他大娘元氏的奶长大的。

    元氏去世,李宪去世,李隆基嘱咐李瑁都以他们亲儿子的身份礼仪尽了孝礼。

    兄弟们接连去世,李隆基很伤心,两年不登花萼楼。

    这次突厥灭亡,突厥百姓归降,才去花萼楼摆酒宴祝贺。

    李隆基令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兼任河东节度使。

    王忠嗣率领兵士修筑城堡,买了好马又招新兵。边疆几千里,有他在没有人敢侵犯。

    住在边疆的老百姓说:

    “名将张仁愿以后,能安定边疆的将帅,要算王忠嗣了。”

    李隆基送走了张果,又召入术士李浑、上元翼,让他们研究长生不老术。

    曾派使者到太白山,从太白山金星洞中采玉石,从宝仙洞里求妙宝真符。

    李隆基自己也神神道道起来,对人说他听见空中神仙说话,说了“圣寿延长”四个字。

    命人在皇宫中筑神坛,在神坛上练丹药。

    到天黑了,宫人要动手收丹药。

    李隆基又听到天空中有神仙说:

    “丹药不用收,自有神明守护。”

    李林甫于是上表祝贺李隆基能听见神仙说话。

    李林甫还请求把自己家的宅院献出来,充当道观,朝廷上下都在表演。

    道士们向李隆基进献的丹药,无非硫磺 、水银 这些毒物, 喝下去不能长寿,反而激发欲火焚身,只想物色几个美女, 放纵发泄一番。

    李隆基命高力士领一伙人去江南搜寻美女。

    高力士沿途考察,很少见到他认为满意称心的。

    他们一路辗转,到了福建莆田县,才遇见一个美女,急忙选了回来。

    这位美女叫江采萍,她爹叫江仲逊,是中医世家。(唐朝没有西医)

    江采萍九岁那年,能背诵好多诗词。到十五岁,出落得丰神俊秀,气质优雅。

    外在美只是一方面,她还才思敏捷,能诗善赋,这是内涵美。

    一经选入皇宫,大受李隆基宠幸。

    长安大内后宫、大明宫、兴庆行宫、及洛阳大内宫、上阳宫、所收集的美女,有四千人,都不如江采萍妩媚动人。

    江采萍不喜欢涂脂抹粉,清水出芙蓉,要的是天然美。她服装淡雅,穿浅色衣服,照样风韵万种。

    她喜欢梅花,她的住处,都栽种几棵梅花。

    梅花开了,江采萍就搬个凳子坐在梅花前忘情欢赏,天黑了还舍不得离去。

    李隆基把她住的地方,喊做“梅亭”,喊她为“梅妃”。

    一天,李隆基在梅亭设酒宴,召集各位王子赴宴。

    不知道李隆基怎么想的,是向他的儿子们炫耀他这个老不正经又从老百姓家里抢来了个美若天仙的年轻媳妇么?

    梅妃坐在李隆基身边给他侍宴。

    喝了几轮酒,李隆基让梅妃吹玉笛,梅妃吹奏得不快不慢,旋律抑扬婉转,各位王子齐声赞叹。

    李隆基刻意向儿子们展示自己新收来的这个小情人才艺不凡,又让梅妃做“惊鸿舞”。

    梅妃步态轻盈,身材柔美。仿佛是越国美女西施转世,汉宫赵飞燕再现。各位王子目眩神迷,赞不绝口。

    梅妃舞完,云鬓高髻一丝不乱。只是脸上稍带微起,红白渐变,好似一支迎春红梅,可爱娇艳。

    李隆基笑着对各位王子说:

    “朕的爱妃是梅花仙子转世,她吹白玉笛,作惊鸿舞,难道不是满座生辉么?”

    李隆基吩咐梅妃切开橙子给大家分着吃醒酒,一个大橙子切成几瓣。梅妃拿着橙子瓣分给在坐的每一个人。

    分到广汉王李褕,他喝得有些醉了,趔趔趄趄起身去接橙子瓣,不小心踩到了梅妃的绣花鞋。

    梅妃被李隆基摆布得像个工具人确实有些烦了,被踩了一脚顿时大怒,气呼呼地返身回宫去了。

    李隆基不知她是什么原因,等了好久不见她回来,命太监去宣召她回来,太监回报说:

    “梅妃说她的绣花鞋上珍珠掉下来了(被人踩的),再缝上就回来。”

    直到酒罢散席,也没见梅妃返回。

    李隆基亲自去看望梅妃,梅妃正在睡觉。

    听到李隆基过来探望她,急忙起床迎接。梅妃说:

    “妾刚才肚子疼,才违命没有返回酒宴上。”

    李隆基听了也就作罢。

    只是汉王李褕看见梅妃气乎乎地离开了酒席,知道惹怒她了,怕她向李隆基告状,自己必有麻烦。

    当下找驸马杨洄想办法。

    杨洄说:“能有啥办法,老老实实认错呀。”

    第二天早晨,李褕向李隆基请罪说:

    “昨天我吃酒吃得有些醉了,起身去接橙子瓣,身体摇晃脚底下站不稳,不小心踩到了梅妃的脚。

    我酒后失误,完全是无意的。”

    李隆基马上领悟:梅妃一会儿说绣花鞋的宝珠掉下来在那儿缝,一会说她肚子疼,全是撒谎。就这点事没必要撒谎啊。

    李隆基马上对李褕说:

    “既然是无心冒犯,朕不怪你。”

    李褕谢恩离去,李隆基忍不住对身边的高力士说:

    “梅妃这人品行不端正, 拿撒谎不当回事。”

    高力士见李隆基心烦,说:

    “陛下,请您去温泉宫散散心吧。”

    那个年代,老百姓的女儿,选入皇宫命运往往是悲惨的,不只是几千宫女悲惨,一时受宠的梅妃失宠了也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