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李泌辞职

尧天舜日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花粉文学 www.hfwx.net,最快更新唐朝那些事最新章节!

    李泌上奏章跟李适说:

    “我已经老得耳朵聋了,眼睛花了,走不动路了。

    我请求辞职回家养老去。”

    德宗李适不允许。

    李泌又入朝当面请求。他对李适说:

    “我实在干不动了,请陛下另觅宰相人选。”

    德宗李适说:

    “朕也知道你当宰相,每天理事千头万绪特别劳苦。

    朕只是发愁没有遇见有贤德才能的人代替你。”

    李泌说:

    “天下不缺人才,只需陛下善于发现,应该能找得到。”

    德宗李适说:

    “朕认为卢杞有智慧、头脑清晰,能够当宰相,可群臣都说他奸邪。

    我到现在还没有没觉悟,到底他哪里奸了,哪里邪了?”

    胖头胖腚的李适,身为皇帝,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看来不是一般地愚蠢。

    李泌回答说:

    “卢杞如果能力低下到掩盖不住自己的奸邪,让您察觉他的奸邪,您肯定当即除掉他,他就没法成为朝堂奸贼了。

    陛下如果觉察他奸邪,何至于发生您逃往奉天时的那场祸乱?

    卢杞因为个人私仇,陷害死了杨炎,陷害死了颜真卿,刺激得李怀光反叛。

    幸亏陛下后来把他赶出京城,天下人心才得到抚慰。

    上天也应后悔发生那样的祸乱,会吸取教训,否则祸乱层出不穷。”

    德宗李适说:

    “那年祸乱,不全是人为 因素。

    你没听说过桑道茂的当年的预言么?”

    李泌说:

    “陛下以为那是命中注定,不可避免么?

    凡事命中注定,平常人能说这话。

    一国之君不能把命中注定挂在嘴边,掩盖自己过失啊。

    国君和宰相,被上天赋予使命,具备能改变国运、左右天下人命运的特殊作用,他们和平常人不一样。

    如果国君和宰相,这些能掌控天下人命运的人都相信命中注定,还要国家制定趋利避害的礼法、政令、刑律做什么?

    信命中注定,朝廷啥都不用作为,顺其自然让命运安排就是了。”

    德宗李适点点头,接下来又说:

    “卢杞这个人,辅助国君治国能力不大行。

    但他小心谨慎,他和我在一起好几年,每遇见我发表意见,他从不反驳,都是恭恭敬敬顺从着我。

    所以我惦记他。”

    原来李适不喜欢别人提醒过失、及时改进,愚蠢到了只喜欢阿谀奉承的程度。

    李泌回答说:

    “您喜欢他一切都顺着您?

    孔子说:一个国君不听劝,错误的决定得不到提醒改正,就会亡国亡政。

    就这一件事,便可发现卢杞何等奸邪了。”

    德宗李适说:

    “你和卢杞那个家伙不一样。

    朕说得话对的,你每一听就满脸喜悦。

    我的想法不合理,你就一脸忧虑。

    虽然你说的话有时不顺我的耳朵,但你仍然气色和顺,并没有傲慢态度。

    能使朕受到你的影响,使朕自然顺从你,不能不听你的,朕所以对你深为喜爱。”

    李泌推荐户部侍郎窦参,说他聪敏智慧,可以兼任度支盐铁使,尚书左丞董晋,人品方正,可为门下侍郎。

    德宗李适虽然表面上答应,心中不以为然。

    既而任命李泌兼任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编篡国史。

    李泌坐在崇文馆,望着窗外的天空,暗自感叹说:

    “我觉得我快要死了,我得回归天界去了。何时离去,我想大约是明年春季。”

    果然到了第二年三月里,李泌一病不起。

    他躺在自己家里的床上,眼里流着他活在人世间最后的一次眼泪,好像放心不下唐朝多灾多难的百姓。

    屈原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李泌此时只有大脑还能活动,四肢已经不会动了,没法抬起胳膊擦泪掩涕了。

    在他弥留之际,人们看见天空西南方向,有一颗明亮的星星,从傍晚的深蓝夜空划落,消失在夜空中不见了。这时候,李泌就走了,死了。

    李泌才智见识,七岁时就被李隆基发现。

    李隆基出考题,小李泌对答如流,李隆基夸他是小神童,让他和太子李亨在一起结伴读书。

    宰相张九龄同小李泌结成忘年交好朋友,纵谈诗词歌赋,喊他“小友”。

    后来李泌侍奉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三代皇帝,多次立下救国奇功。

    只是李泌谈起神仙之事滔滔不绝,不信神灵的人听起来只觉得诡异怪诞,根本无法听懂,只好报以质疑和嘻笑。

    李泌去世那年六十八岁。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遗嘱是推荐窦参、董晋,他推荐的这俩人都不咋的。

    德宗李适让他俩当了宰相。

    窦参为人尖酸刻薄,没啥学问,喜好玩弄权术。

    他每入宫言事,其它几位宰相奏完事都出来了,他对他们说:

    “你们都走吧,我还有事,我还得向皇上奏报核对收支账目哩。”

    皇宫里只剩他和皇帝李适,他就曲意逢迎,希望得到皇帝持久恩宠。

    窦参把他的亲密死党,安置插在重要位置上,让他们充当自己的耳朵眼睛,探听消息。

    董晋只是名义上是宰相,自己没有主张,随声附和,谨慎自保,是个嗯嗯啊啊的点头虫。

    他俩都不是宰相之才、不知道足智多谋的李泌,为什么推荐他俩。

    当时朝廷中最有能力的,除了李泌,非陆贽莫属。

    来趟人间不容易,世间凡人大多愿意多活些岁月,可是时候到了,每个人都必须死。

    这时,节度使陆续老死,他们是:

    邠宁节度使韩游环,

    横海节度使程日华,

    义武节度使张孝忠,

    宣武节度使刘玄佐,

    平卢节度使李纳。

    韩游环是由张献甫接任。其它各镇都有他们的儿子继承。

    节度使都父亲传儿子搞世袭,德宗李适得过且过,无不批准。

    吐蕃终于按耐不住,派兵侵略唐朝北庭都护府一带的国土。

    岳父家里进了贼,女婿出兵帮岳父家杀贼天经地义。

    回鹘派骑兵增援北庭唐朝守军,唐军和回鹘军队都被吐蕃兵马打败。

    回鹘宰相颉伽斯领兵逃回,北庭一带被吐蕃占领。

    安西都护一带也和唐朝廷音讯断绝,不知那里的唐军是报定为国必死的决心,还活着人世,孤立无援地苦守着安西,还是已经被吐蕃消灭地干干净净。

    他们是死是活,都是苍凉悲壮,昏君李适的朝廷已经把他们遗忘。

    他们的生死甘苦,昏君已经不放在心上。

    德宗李适没有闲心过问,安西都护有还是没有,他确实不知道。

    烈祖烈宗打下的国土,昏君弄丢了不心疼。

    李适当皇帝,国土面积大幅度萎缩,他胖头胖脑,不知道是先天弱智,还是后天贪吃贪睡,胖得昏了头。